《捨得智慧講堂》揭秘!劉永好為何被稱為“劉半步”?

時代造就人物,人物影響時代。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40年的經濟發展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民營企業家。他們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以不同的面貌引領著時代的潮流。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與見證者,劉永好在時代的風雲裡屹立30餘年而不倒,成為民營企業家中傳奇的代表。

近日,劉永好做客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打造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在節目中大方分享了自己的智慧秘訣——“快半步” 。

在1980年,電子工業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錄音機或者黑白電視機實際上是每個家庭夢想的電子產品。當機械老師的劉永好和兄弟們發現修理無線電可以在幾天時間內賺到三百元,相當於十個月的工資。很快他們就做出了第一台國產音響新意音響。

無線電不僅是機械老師劉永好的興趣,在當時的社會上,正湧起一股對無線電的狂熱愛好,很多人得知劉永好會裝音響,便紛紛找上門。劉永好和兄弟們商量著,不如就辦個工廠,沒錢沒地方就找生產隊,生產隊也很樂意提供廠房。不料,公社書記知道後,批評他們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這樣一來,快一步的劉永好,就無法在無線電這一條道路上繼續發展了。

劉永好認識到對於民營企業家來說,如果你走快了一步,那麼很有可能一下就掉到河溝裡了,但如果你慢一步,那就毫無疑問就被淘汰了。最好的就是“快半步”,半步是趨勢,半步是對問題的看法。

經濟學家厲以寧曾評價劉永好說:“劉永好在戰略投資方面的判斷力很強,這從他沒有大的戰略失誤上能看出來。”三十多年的商場搏殺,從改革開放初期萌生做衣服賺錢的念頭,到辭去“鐵飯碗”正式創業養鵪鶉,再到轉戰豬飼料市場,劉永好和兄弟們的每一次決定,都緊跟時代的潮流,做到比別人“快半步“。

對於民營企業家來說,時時刻刻都在趟獨木橋,“過”與“不及”都不好,如何把握這個艱難的度,這是劉永好的智慧。

順潮流而動,但要敢於捨棄桎梏,勇於突破,才能略有超前。不超前,就沒有機會,但快一步太快,有可能踩虛腳,因此又要捨得放慢速度,才能穩中求勝。所以企業發展過程中,要快半步,這就能進能退。

創業數十載,劉永好既拿得起萬貫家財,又能在必要之時將執念輕輕放下。也正是他游刃有餘的取捨,帶領著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穩步向前。匯聚當代名家思想,分享個體在大時代中捨與得的中國智慧,敬請關注全新升級的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打造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

《捨得智慧講堂》是捨得酒業自主打造的大型高端IP,承載捨得品牌理念,以創新性品牌傳播方式、顛覆性的營銷理念,傳播“捨得即中國智慧”的核心內涵。

與鳳凰網聯合打造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由著名記者胡玲主持,全年每週四播出。龍永圖、鄧亞萍、余秋雨等行業大咖紛紛做客講堂,節目圍繞社會熱點下當代人物的經歷、觀點及智慧理念為內容核心,以名家面對面形式,透過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的交聯,探尋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的抉擇背後所蘊含的捨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