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黃益平認為,貨幣政策獨立性亟待增強,中國可能已無加息空間。
中國財經媒體《中國證券報》週一刊登了一篇對黃益平的專訪,他表示,當前中美經濟周期不同步,美國需要加息,而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有一定的貨幣寬鬆壓力。
他認為,中國可能已沒有加息空間,明年需要更多考慮採取措施,盡量增加貨幣政策獨立性,包括增加匯率彈性,不要死守匯率一個小的點位,同時加強跨境資本流動管理。
隨著美聯儲不斷加息,而中國央行年內四次降準,兩國利差目前已明顯收窄,此前1年期國債利差甚至已倒掛。
這對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引發資本外流的擔憂,事實上,最近幾個月來,人民幣兌美元屢次沖擊7元關口。
匯率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國央行繼續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則使得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更具必要性。
談及金融領域對外開放,黃益平表示,當務之急是盡快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同時大幅提高匯率靈活性,然後才考慮跨境資本流動進一步放開。
而對目前中國央行挑頭啟動民企紓困舉措,黃益平認為,解決民企融資難問題,要靠市場化手段,而不是單純的行政手段。
他表示,民企特徵是規模小、不確定性大、風險較高,對它提供金融服務的成本就應該提高,人為地把利率壓下去,會減少機構對民企的金融服務力度。
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大背景之下,今年股市暴跌更引發部分民企出現股權質押流動性風險,為此,中國央行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手段,試圖舒緩民企短期困境。
黃益平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擔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