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福州江陰項目部聚焦預製場做好全工序品質管控

預製空心板的強度是質量生產的「生命線」。 為守住這條「生命線」,中交三航局福州江陰項目預製場從鋼筋的加工環節入手,嚴格把關,引入智慧鋼筋彎配機,相較於傳統人工更加標準化、可控化、高速化,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成品品質。

張拉工作是確保先張法預製構件承載力的關鍵。 項目部投入數控張拉設備,精準把握預製構件的張拉控制應力。 同時,為有效解決預製構件放張時鋼絞線因張拉控制應力急劇減少產生的“麻花狀”變形問題,項目部向中交三航局四公司自有預製場的專業技術人員請教,邀請他們到現場進行指導,改良放張工藝,使張拉控制應力能夠緩慢減少,有效解決了變形問題。

保護層作為鋼筋的「皮膚」,其厚度是影響梁體耐久性的關鍵指標。 為確保這一參數精準達標,澆築前,技術人員在鋼筋與範本間按要求布控C50高強度混凝土墊塊,防止“鋼鐵骨架”澆築振搗時移位,始終保證保護層達到設計厚度,提高每一塊預製構件的耐用性。

創新是提升品質與效率的「加速器」,項目部大胆採用在福建市場廣受好評的免鑿毛貼技術,有效提高預製構件混凝土美觀度。 免鑿毛貼在使用時,僅需剪切到合適尺寸,再用螺栓固定於側模表面,脫模后無需再進行鑿毛,工藝簡單高效,真正做到顏值、品質雙升級。

品質把控容不得半點僥倖,哪怕是看似微小的操作疏忽,都可能埋下重大隱患。 面對預應力空心板側面出現蜂窩狀氣孔的問題,技術團隊立即召開專題研討會,結合自身經驗與現場數據深入探討問題細節,對空心板混凝土澆築設定了嚴格的工藝流程。

混凝土澆築時要快插慢拔,既要保證振搗充分、杜絕漏振,又要精準避開鋼筋與預埋件。 安裝外模前,所有礫工需提前觀察,將範本和鋼筋位置與間距刻在心中,針對範本邊角等易出現的振搗盲區,採用插入式振搗棒進行 「點對點」精準振搗,確保混凝土澆築密實無死角。

如今,經過改進工藝加工製作的預製構件光滑細膩、美觀規整。 中交三航局福州江陰項目部將始終把品質刻在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里,對待質量問題零容忍,以創新求變的思維提升品質水準,不斷驅動項目高質量建設。

通訊員:黃恩進、王若冰、張騰飛、黃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