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領軍人物吳超:從邵武到世界,不變的家國情懷

福建省南平市有一座普通的縣級市邵武,邵武市常住人口不足30萬,卻擁有數千年的歷史沉澱與人文底蘊。 閩江上游三大河系之一富屯溪流經這裡,源遠流長、文脈充沛,孕育出了“邵武三傑”宋代名相李綱、文學評論家嚴羽、道教名師張三豐,也滋養沉澱出了“富屯溪畔,朗朗書聲”的邵武市第一中學。

自1905年以來,邵武一中培育出一批各領域的傑出校友,如中科院院士唐崇惕,福州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付賢智,現任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委級專家、“武直十”總設計師吳希明,港珠澳大橋工程副總工程師方明山,著名經濟學家鄧榮霖等在校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萬千學子從武夷山下、熙春閣畔的邵武一中走出,經由解放以來福建省第一條貫穿邵武的交通要道——蜿蜒的鷹廈鐵路,奔赴各高等院校繼續深造。 1996年,年僅18歲的吳超便是其中的一員,當時的他還不知道這條離鄉之路將帶他從福建奔赴深圳,去到香港,再到全世界,直至再一次踏上歸途。

少年吳超從邵武出發,懷揣著金融科技夢想的火種,進入高等院校深造,歷經三次跨越,從交易員到量化先行者,再到企業家。 17年來創辦、投資、孵化多家公司,打造擁有兩家美股上市公司、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及全球多家券商、資產管理機構的金融科技版圖。

2025年邵武一中迎來建校120周年教育教學成果彙報活動,百廿春秋,展卷如歌,靜候遊子歸來。 從邵武到世界,企業全球發展,精神永系故土,離家的少年重返母校的懷抱。 “飲水思源,報效桑梓”對於吳超而言,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而是從孩提時,就深藏心中的期翼與情結。

母親的幼時教誨

吳超的母親是一位優秀的小學教師,儘管當年教學條件簡陋,她仍為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 當時,一位林姓企業家每年都會為她任教的小學提供大量捐贈與支援,提升辦學條件和設施,改善教師辦公環境。 這一善舉讓全校師生,包括吳超的母親,在艱苦環境中始終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目睹這一切的小吳超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不僅被母親投入教育事業的熱情所感染,也將母親“記住説明過我們的人”這個囑託深深烙印在心間,埋下一顆尊師重教、助人為樂的善意種子。

求學若渴的母校精神

1993年,逐漸成長的吳超進入邵武第一中學高中部求學,期間他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與智慧,視野與胸襟得以開闊; 他刻苦攻讀、嚴於律己,誠信與擔當的品格逐漸磨礪而成。 “求真知、做真人”的校訓成為他不斷學習、勇於面對挑戰的動力源泉。

在母校精神的鼓舞下,吳超在當年的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僅用7個月時間,就從英語基礎薄弱的狀況中突破,成功通過了考研英語,並以優異的成績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此後,他一直將母校的精神視為前進的燈塔,始終保持著對新知識的渴望、面對挑戰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決心,這為他後來的創業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金融科技創業故事

1999年,21歲的吳超揣著6000元擠上開往深圳的綠皮火車,投入到金融市場的滾滾浪潮中去。 為了更快培養市場嗅覺,他靠著手工繪製K線圖的極致鑽研實現了投資領域的技術突破,並在攻讀福建師大碩士時編寫首套量化模型,藉此在交易大賽中一戰成名。

2005年,吳超充分發揮智慧投資模型的高效、便捷、自適應性的特點,在股票、期貨等市場上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實現資產的快速增值,賬戶金額激增至九位數。 這次成功的投資讓他深刻認識到創新科技與金融行業結合所能激發的巨大潛力和生產力!

以此為突破口,基於持續優化的交易理念和不斷反覆運算的科技支援,吳超自主研發智慧交易系統,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專業、高效的量化技術服務,投入市場后表現優異,持續創造投資價值。

自此,「科技賦能金融」的理念深植吳超心間,他傾注心血打造高盈「金融+科技」的雙輪驅動發展版圖,於2017年創立高盈量化雲、2020年進一步成立高盈科技,專注於提供高性能回測雲計算解決方案; 期間從高盈證券到高盈資管,延展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打造服務客戶超萬名,管理資產規模突破30億美元的全球化、多元化金融科技生態。

兩次捐贈反哺母校

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母校“求真知,做真人”的精神燈塔一直矗立心頭,母親“要記得説明過我們的人”的殷切囑託猶在耳邊,作為從邵武一中走出的青年企業家,吳超以興學育才、薪火相傳的實際行動來回應“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這一命題。

2025年8月13日,正值邵武一中建校120周年教育教學成果彙報活動籌備之際,作為1996屆優秀校友、高盈控股董事長,吳超當即宣布捐贈100萬元,用於相關活動的籌備。 此後,隨著工作推進,當獲悉邵武市委市政府發起「強校工程」號召后,吳超積極回應,再次捐贈400萬元。 兩次捐資總額共計500萬元,成立高盈教育基金,助力邵武一中優化辦學條件、培育國家棟樑。

吳超回憶起童年,母親對那位每年慷慨解囊的企業家所抱有的深切期待和尊敬,一直深深記在腦海裡。 如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如同火炬般傳遞到了他的手中,“希望這次的捐資,能夠為學弟學妹們提供一流的學習、科研環境,助力他們取得出類拔萃的成績,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也希望能夠帶動更多校友把心系母校、反哺家鄉的文化傳承下去。 ”

多重角色回饋社會

在經營企業之餘,吳超擔任著多重社會角色,包括清華校友總會五道口金融學院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香港同學會秘書長、香港web3.0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香港校友會名譽會長、美國管理技術大學(UMT)中國校友會會長、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創始理事,積極推動行業標準建設與創新經驗傳播, 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

這是他捐贈助力教育事業之外的另一個“野心”——通過創新實踐,沉澱成功經驗與案例,推動業界資源整合,助力行業發展與進步,這是另一個層面的、更大範圍的“説明他人”“利他”。

近幾年,很多高校畢業生懷揣夢想走入社會,高盈總會通過多個渠道與途徑招聘實習生和發佈各種優質的崗位,為學有所成的年輕人提供發光發熱的平臺。

吳超表示:「一方面,在金融科技行業,年輕人思維活躍,往往能帶來更多的靈感與火花,有助於業務持續開拓創新; 另一方面,我們將成功的案例與經驗通過年輕人分享出去,培養並輸送人才到社會,對於行業也好,國家也好,這是一個正反饋、正向溢出的事情。 ”

從邵武走向世界的他,正在把這份少年之志傳遞給每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想靠自己探索世界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