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老人 二十年苦作
超大型長篇小說《純慎戀》,是由文學博士、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級研究員翁其銀,花了二十年時間創作的,曾被譽為“現代版紅樓夢”。
著者兼具學術功底與文學造詣,在構思和佈局上,另闢蹊徑,自出機杼,摒棄“章”、“回”、“篇”,引入“幕”、“曲”、“摺”。
“摺”,不是新概念、新詞語,古今均有。元代雜劇,由摺組成;近現代銀行,發行存摺。《純慎戀》,好比一本大戲、一家銀行,其最小單位,就像劇摺、存摺那樣的文摺。著作、出版、上架結束時,將構成完整的三大幕、九部曲、兩千零兩摺框架。
九部曲以九種顏色標識。第一幕《紫黑藍》,已於2023年4月由東望洋出版社出版,並參加同年7月香港書展。
今年7月,繁體字訂正版《純慎戀》,正式上架亞馬遜。
著者在其第一幕上曲正文的開頭,所寫的《純慎戀》三字經“藍紅綠,天日地;二十載,洪荒力。三大幕,神嫑閉;九部曲,鬼驚泣”,反映了該長篇小說的特殊和著作的艱辛。
全著圍繞男主角張舟帆的第三任妻子問題,展開多位女性之間的情感糾葛,探討愛情與人性、與社會變遷錯綜複雜的關係。
《紫黑藍》上曲,以“愛情綁架人生”為主線,刻畫黎雲燕、張矜鶯這對不同特色的“情奴”典型,展現其因癡迷愛情而喪失自我認知的過程。中曲,描寫兩位女主角在愛慕張舟帆的同時,竭力救助其被蔑稱“醜烏鴉”的妻子閆美嘉,並幫助其父母追回借款、送醫護理,雖遭誤解,仍堅持善行。下曲,引入張舟帆內弟的妻子傅智慧,冒用閆美嘉“倒簽證”赴日的情節;張舟帆在揭穿真相後,陷入是否“將錯就錯”的道德抉擇,反映跨國背景下的倫理衝突。
繁體字訂正版《純慎戀》的網上出版及有關事項,展現了三大特色。
1.初版免費領取
《純慎戀》第一幕第一版,尚有部分庫存。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及內地各大型圖書館、各重點大學圖書館、各著名文學研究機構,均可與位於澳門特區的東望洋出版社聯繫,領取一套紙質版(如需郵寄,郵資自理)。出版社或酌情向領取方收取少量倉儲費和分發人工費。
2.新版免費閱讀
新版內容有所增補,版面重新設計。全球熱心讀者,均可免費閱讀網上電子版;只要注明出處,均可下載、複製、摘用電子版。
3.簡繁轉換特殊處理
著者在簡轉繁技術性處理時,儘量採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流行的中文繁體字,但也兼顧內地讀者的閱讀方便,做了某些變通。如簡體字“公交车”,只改為“公交車”,不改為“公車”(因在內地,“公車”專指公家的車)。凡與量器有關的“斗”,仍用簡體字“斗”,如“水斗”、“斗室”、“五斗米”、“五斗星”等,不轉為“鬥”(因在內地,看到繁體字“鬥”字,一般都會認為是對抗、打鬥的意思)。簡體字詞語“只是”,雖然可轉換為“衹是”,或含有瑕疵的“祇是”,但因臺灣、香港等地區,與內地一樣,多直接採用“只是”,故本著除非特定語境,都不轉為“衹是”或“祇是”。類似情況,恕不詳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