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慧互通(AICT)CEO項炎平博士受邀參加安永復旦「最具潛力企業15周年慶典」暨「2025最具潛力企業評選獲獎企業持續增長課程」。他分享了當前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產業趨勢,以及行業共同關註的物理AI、高精度AI的技術轉型方向和市場前景等核心議題,與來自各界的頂尖學者和產業領袖一起聚焦AI重塑生產力的革命性浪潮,深度剖析了打造AI持續增長引擎的底層邏輯。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正處在關鍵的變革轉型期。項炎平博士在分享中強調,AI世界不再局限於Token的預測,而是對三維動態世界的精確感知和理解,AI新技術的發展正在從生成式AI逐步轉向空間智能和物理AI。「物理AI」是對真實世界的實時感知和實時理解,並基於「高精度AI」感知和理解結果,進行自主決策、自主控製、自主行動,完成復雜環境下的高精度、高價值任務,廣泛應用於「高危、高重復、高強度、高剛需」場景。
「物理AI拓展了高精度AI的邊界,高精度AI賦能物理AI的落地。新時代的物理AI公司,必然是具備全棧式AI研發能力的企業,具備極高的技術門檻。」項炎平博士介紹道,智慧互通(AICT)的發展歷程正是基於高精度AI技術,立足落地物理AI的真實應用場景。目前,公司已經成為高精度感知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雲端智能機器人、交通智能無人車等HAI系列產品與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智路、自動駕駛、智慧停車、智慧充電、智慧高速、低空立體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工廠、智慧家居等應用場景,項目落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等超50座大中型城市,並在中東、北非、東南亞等地區的10多個國家實現業務布局。
在項炎平博士看來,當AI技術從二維世界走向真實三維世界,AI應用也會從計算機走向物理世界,變成一個個真實的物理實體。在技術體系的構建上,物理AI是一個完整的「復雜巨系統」,包含算法、硬件、軟件,網絡等,是AI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產物,單純的算法研發,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物理世界的需求。
此外,在產品形態上,他認為,隨著AI與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產品將由過往的「從像素到識別」演進為「從像素到見解、決策、行為」,同時多模態融合將是常態,文本、圖像、力覺、動作等會融合到同一個AI空間,並在智能駕駛、智路、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廣泛應用。
「通過推動AI與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讓高精度AI賦能千行百業,也正是我們智慧互通(AICT)一直以來的願景。『Physical AI Agent』和『高精度AI』將成為下一個熱門賽道。未來這一市場空間預計會超過10萬億美元,新AI時代才剛剛開始。」項炎平博士滿懷信心地展望。
「安永復旦最具潛力企業」評選由安永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聯合開展,自2011年首度啟動,已經進入第15年。該評選既是對卓越創新企業的權威嘉獎,也已成為洞悉新經濟發展脈絡、把握科技創新前沿方向、預見未來產業競爭力的重要窗口與風向標,過往眾多獲獎企業已發展成為行業內的領軍力量和產業生態中的核心支柱。2024年,智慧互通(AICT)憑借在AI+交通領域的科技研發能力、市場開拓能力和行業影響力榮獲「最具潛力企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