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10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青少年科創賽事之一——FIRST® LEGO® League(FLL)亞洲錦標賽在澳門盛大舉行。 本屆賽事以「深海潛思(SUBMERGED)」為主題,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支頂尖隊伍同場競技,規模創歷屆之最。 學而思素養選派的6支戰隊在Challenge、Discover和Explore組別中表現亮眼,其中藍海機械師戰隊獲得E組亞軍,Super-Y戰隊、Byte Republic戰隊、戰至終章隊均獲得C組季軍,守護藍色童話戰隊獲得科研探索之星,海洋基建隊獲得未來程式設計大師獎。 這些年輕選手憑藉創新專案、工程設計和團隊協作能力,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少年在科學素養與綜合實踐能力上的卓越成長。
FLL亞錦賽獎盃
FLL由丹麥樂高集團與美國FIRST基金會於1998年聯合創立,是全球覆蓋4-16歲青少年的權威科創活動。 作為STEM教育的重要實踐平臺,FLL通過專案式學習,引導學生以科學方法解決現實問題,培養創新思維、程式設計技能與團隊協作能力。 在中國,FLL與教育部中央電化教育館合作,以「央館-樂高教育科創活動」形式落地,成為青少年科創教育標杆。
本屆亞錦賽是FLL賽季中級別僅次於世錦賽的高規格賽事。 學而思戰隊與全球優秀隊伍同台切磋,不僅在技術上展現了中國青少年的專業水準,更通過跨文化交流,傳遞了“以科技守護海洋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學而思素養科創教練梁文珊表示:「FLL的魅力在於它不僅是競技,更是長達一年的深度學習過程,與學而思」激發興趣 學以致用“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 孩子們從研究海洋生態到設計解決方案,每一步都鍛煉了科學思維和抗挫折能力。 ”
Super-Y戰隊在場地賽
圍繞「深海潛思」主題,參賽隊伍需設計能執行深海探測任務的機器人,並提出保護海洋生態的創新方案。 其中,Super Y戰隊的“多功能潛水器平臺”項目成為賽事焦點。 11歲的隊長小姜介紹:「我們的設計靈感來自對20多支參賽隊方案的觀察,發現90%的海底任務都需要機械臂完成。 “這支平均年齡僅10歲的團隊創新性地採用模組化設計,使潛水器能快速更換垃圾清理、樣本採集等6種專用機械臂。 小姜自豪地分享:「通過這個項目,我們不僅學會了Python程式設計控制機械臂,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每個人都在專案中發揮了自己的特長。 “該專案以其創新的模組化理念和實用的解決方案,在比賽中獲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
同樣引人注目的是,Byte Republic戰隊的「珊瑚保護系統」,他們設計的作品包括珊瑚降溫系統和珊瑚移植系統兩個部分。 11歲的隊員賈舒然介紹道:「珊瑚降溫系統由海水降溫原型機,浮島、濾網和向日葵追光裝置組成,太陽能板能最大限度吸收太陽光; 移植系統則使用機械臂將珊瑚苗圃移植到白化區域。 “這位學習C++僅1年的小選手,不僅負責機器人設計和創新專案答辯,還擔任隊伍的”外交官“,用流利的英語向其他國家的參賽隊伍詳細介紹項目細節。
藍海機械師戰隊在比賽中
在E組比賽中表現突出的藍海機械師戰隊憑藉作品《火山口的生命之光:稜皮龜的救贖之戰》獲得亞軍。 這支由6名7-8歲小隊員組成的團隊,基於菲律賓保和島真實生態危機,創造性地提出了「水母—氫能—海龜保護」的閉環解決方案。 隊長錢行知介紹:「我們通過錐齒輪傳動和惰輪結構,將火山能源開發與水母資源化利用相結合,為瀕危的稜皮龜創造生存環境。 “在備賽過程中,隊員們通過課後查閱資料、觀看紀錄片、參觀博物館等方式深入瞭解海洋生態,最終打造出包含能源轉換站、潛水艇等動態元素的完整生態系統。 這個充滿童真又不失專業性的作品,展現了低齡選手對海洋保護的深刻思考。
行業分析顯示,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科創教育規模年均增長超30%,機器人程式設計等課程成為素養教育的重要組成。 賈舒然表示:「與小夥伴們一次次練習與復盤的過程中,我們的配合越來越默契。 當遇到操作失誤時,大家會立即復盤改進,從不抱怨。 “這種團隊精神讓Byte Republic戰隊在城市賽、亞錦賽的征程中不斷突破,最終獲得C組季軍。 賈媽媽在談到孩子參賽感受時說:「我從未見過她這麼努力,為了參加團隊加訓,她寧可每天在回家路上的車裡上網課。 FLL鍛煉了她在生活中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傳統課堂難以實現的。 ”
藍海機械師戰隊與家長和教練合影
FLL澳門亞錦賽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教育理念的展示視窗。 學而思戰隊以創新方案和團隊精神,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青少年對科學探索的熱情與社會責任感。 正如樂高教育全球賽事負責人卡米拉·博特克所言:“深海主題呼喚年輕一代用智慧應對地球挑戰,而他們的表現遠超預期。 “這場國際賽事充分證明,當青少年獲得優質的科學教育平臺,他們的創新潛能將無限綻放,為人類應對未來挑戰帶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