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話劇《靜靜的頓河》獲中國觀眾一致好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8月23日、25日向北京觀眾展示了8小時的話劇表演《靜靜的頓河》。

話劇《靜靜的頓河》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現場座無虛席,兩場表演共吸引約2000名觀眾。其中部分觀眾是中國戲劇表演方面的演員,包括著名演員濮存昕,他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對話劇《靜靜的頓河》的演員和表演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通過觀看這種高水平的俄羅斯戲劇,需要思考中國戲劇的未來道路。

“我們不只是在看小說,我們更關心的是他們的舞台,我們在欣賞他們對於舞台的想像力。我們應該思考中國的戲劇如何發展,我覺得我們還需要學習,但是不用著急,要慢慢積澱。”濮存昕說道。

北京大學俄語系畢業的潘海燕老師作為《靜靜的頓河》的原著愛好者也認為該劇非常精彩。

她說:”話劇畢竟受制於舞台的限制,很難把原著的思想深度表現出來。不過整部話劇還是很精彩,特別是第三幕,把小人物在大時代的洪流的裹挾下掙扎的痛苦表現得很真實,再配上自由的哥薩克古老的民歌,很震撼。這樣的作品,基於對革命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才可能創作得出來。”

觀眾王女士對於話劇演員的演技、舞台的燈光和音樂評價很高。她說:”首先,作為一部正劇,每一個演員的演技都讓人入戲。其次,舞台佈景很簡單,但是加入了燈光、投影等手段就顯得併不單調,能滿足暴雨、冬雪等各種場景需要。再者,背景音樂和劇中人物哼唱的有哥薩克的那種悠遠遼闊的感覺,很好聽。”

導演格里高利·科茲洛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能夠感覺到中國觀眾對這部劇很滿意而且很感興趣。

導演科茲洛夫說:”中國的觀眾們看得很仔細。在我們有了更準確的翻譯之後,觀眾對某些詞語、對一些幽默表現的反應也發生了變化。在必要的時候,群眾也會哭。在我看來,中國觀眾對於在內戰、革命的背景下,愛情、家庭正在被摧毀的這些情節起伏很感興趣。”

為什麼《靜靜的頓河》能夠收穫中國觀眾的喜愛?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劉文飛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主要是因為中國觀眾對於俄羅斯戲劇傳統和特色的較為熟悉,很容易接受。

他說:”首先,中國的話劇傳統基本上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中國的第一代話劇人好多都有留蘇背景,所以我們中國的觀眾也好,演員導演也好,都更能接受俄羅斯的戲劇傳統。其次,與西方戲劇相比,俄羅斯戲劇的現實主義色彩更加濃厚,中國的話劇觀眾對現實主義風格的接受度更高。最後,我們請來的這幾部大戲,導演基本上都是世界級的。他們不光在中國有影響力,在西方也是很受歡迎。而且俄羅斯的演員非常敬業。我想這三點就是為何在中國會很受歡迎的原因。”

在中國,幾乎從來沒有長達8小時的話劇表演,所以大部分不了解《靜靜的頓河》這部文學巨著的中國觀眾最開始是被8小時的時長吸引了注意力。劉文飛表示,對中國觀眾來說,這部話劇時長達8小時,這在戲劇史上幾乎是很罕見的。

儘管這部話劇的道具和佈景並不多,但是演員們的表演非常生動,舞台手法和想像力很獨特,讓觀眾能夠沉浸到情景當中。話劇《靜靜的頓河》是一部改編自前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同名長篇小說,描繪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結束的動盪年代的故事,帶有悲劇性。但是在話劇表演中,會時不時加入一些幽默的橋段,讓人破涕而笑,因此在觀劇時並不覺得壓抑、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