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金融業取得長足發展,並湧現出一批獨具特色的區域金融改革創新、示範試點區,如在溫州、麗水、台州和義烏展開的對民間金融、農村金融、小微金融、貿易金融等領域的多元化改革探索,以及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南湖基金小鎮、梅山海洋金融小鎮、義烏絲路金融小鎮等特色金融小鎮,同時浙江網商銀行、溫州民商銀行、東海航運保險、杭州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一批新型金融機構應運而生,以支付寶、餘額寶為標誌的第三方支付、準貨幣市場基金、理財與眾籌風起雲湧。
總體來說,浙江省在各類金融創新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不可避免其背後蘊藏著危機,地方政府在推動金融創新的同時不遺餘力地把主動防範化解區域性乃至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在此時代背景下,如何實現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完美融合,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服務國家創新戰略,是浙江金融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要解決諸如普惠金融的問題,必須靠技術進步。我們在對金融科技的潛力感到興奮的同時,也應充分意識到創新、普惠與金融穩定之間的權衡關係。
毋庸置疑,金融科技具有創造更有彈性和更高效的多層次金融體系的潛力,解決傳統金融服務對於細分市場覆蓋不足的問題,促進了良性競爭,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體驗,提供更多的選擇、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和更低的價格,同時使金融機構更富有成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本效率和增強運營彈性。它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普惠金融,促進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正面、積極的作用。
鑑於數字金融顛覆了傳統金融業模式,在金融脫媒背景下,監管機構難以準確了解風險敞口和發現金融風險最終發生的位置,不斷增加的金融風險相關性確實對金融穩定構成了潛在負面影響,並對監管機構提出了嚴峻和日益迫切的挑戰。系統性金融風險往往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不僅政府層面要多加防範,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當地企業也要引起重視,尤其是龍頭企業更要把握金融創新與風控並重,引導金融市場環境良性發展。在此,以浙江省阿里巴巴和恆生電子兩家公司和溫州民商銀行這一金融機構為例,具體說明浙江企業在防控和緩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方面做出的努力。
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拉開了互聯網金融的序幕,但交易結算風險以及支付安全問題等隨之而來。為此,阿里巴巴集團建立了一整套風險防控體係來確保支付寶的安全:第一級,用戶支付交易時,支付寶與瀏覽器和反病毒廠商建立合作,智能識別過濾釣魚網站。第二級,用戶認證系統,用戶需要上傳真實的個人身份信息,在通過公安網等身份比對系統的驗證和判斷後,成為“支付寶實名認證賬戶”。此外,還包括實名管理、黑名單、客戶盡職調查、客戶風險分級和風險賬戶處理等。第三級,隱私保護,該體係對用戶的信息進行敏感度分級,並對存儲、訪問、傳輸進行全程控制,保證敏感信息不會遭到惡意洩露。第四級,賬戶保護,安全產品包括數字證書,動態口令等。數字證書是對用戶使用的電腦進行唯一的身份標識;動態口令則是向用戶綁定的手機發送校驗碼,以此確定賬戶使用者的身份。第五級,交易保護。對用戶的交易行為進行監控和識別,支付寶對用戶行為數據進行分析並建立了風險模型,一旦發現實時交易存在風險,會立刻進行攔截,並向用戶人工確認。該套風險防控體係以十萬分之一的資損率為用戶打造了安全可靠的支付環境。
恆生電子作為中國最大的金融系統提供商,在證券、資管與財富管理和銀行理財市場分別擁有44%、88%、75%的佔有率。恆生電子秉持讓金融變得簡單的理念,建立合規風控部,對信息系統嚴格監控,避免光大套利策略系統造成的烏龍指事件重現。2017年5月,恆生電子將法務和合規風控兩個部門進行了整合,組建了統一的法務合規部,建立起創新業務從立項到上線整個流程合規評審、合規審計、政策的分析解讀及跟踪、日常風險監控、產品及服務的客戶准入等一整套的製度及流程體系。恆生電子合規體系、制度的設計,參考了一行三會相關合規管理規定、指引的部分內容,基於自身的情況,設計符合自身合規管理所需的內容,例如風險等級標識體系、產品上線合規評估流程、產品合規審計流程等等。
除了企業內部的合規,恆生電子也嘗試著用技術來協助監管部門應對越來越複雜多變的新金融世界。恆生電子對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進行積極探索,並投入了相當的力量進行研發。恆生電子作為發起者,與相關金融機構發起設立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和相關行業的領先者就區塊鏈技術進行了廣泛的合作及研究,部分項目已落地或接近落地。2017年7月,恆生電子發布了四大人工智能產品,涵蓋智能投顧、智能數據、智能投資、智能客服四大領域。這些產品都經歷過公司合規部門的層層評估,同時也跟券商、銀行、協會等有關部門和專業人士進行了多次人工智能產品價值和風險點研討,從各角度主動、及時對自己的新產品進行自我審視,對於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主動控制和防範。
溫州民商銀行作為浙江民營銀行之一,其進行的創新金融服務在控制風險方面有一定的標杆作用。針對溫州小微企業佔比高、分佈面廣、管理不規範的特點,溫州民商銀行在當地監管部門的引導下,改進傳統的營銷方式,積極建立推行“三帶”(一帶一群、一帶一圈、一帶一鏈)批量營銷模式。“三帶”旨將“產業集群、商業圈、供應鏈”作為服務的主要目標客戶,實施以點帶面牽動群、圈、鏈內的一批小微企業,為其提供批量化金融服務。“一帶一群”以標準規範、成熟的小微企業園為單位,依託與園區開發或管理單位的整體合作,對園內小微企業進行批量營銷。“一帶一圈”以成熟商圈為單位,以商圈管理方為抓手,對集中在市區周邊商業市場、專業市場,或產業聚集區的成熟商圈內的商戶進行批量營銷。“一帶一鏈”以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作為核心企業,對為核心企業提供生產、供應或分銷服務的供應鏈的銷售鏈小微企業群進行批量營銷。
“三帶”模式通過核心企業提供的各種信息和數據對小微企業存在風險進行“可視化”判斷,縮短服務半徑、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截至目前,“三帶”特色服務發展模式已與28個群圈鏈建立合作關係,累計發放貸款1778筆,金額共計19.18億元。下一步還將“三帶”模式擴展至各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及其的親屬的個人金融服務需求,提升“三帶”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截至目前,溫州民商銀行的不良貸款仍為零,這得益於它強化風險管理,構築完善的風控體系。
溫州民商銀行以三穩(家庭穩固、經營穩定、投資穩健)、三問(問人品、問流量、問用途)為貸款決策重要依據,構築風險防範屏障。同時建立企業現金流量跟踪、信用行為軌跡預判、貸款用途控制等多種風險控制模式,改變以往“走過、看過,就調查過”的傳統調查模式,打破“以抵定貸”規則;堅持業務經辦人員和信貸管理人員雙條線貸後檢查原則,確保貸後檢查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避免流於形式,做到風險早預警、早控制、早化解。
以上典型企業的成功經驗值得學習借鑒,但需要有選擇有針對性的應用。浙江省在金融科技的運用和金融產品的創新方面始終位於全國前列,其創新成果使眾多企業和消費者受益,並且對伴隨而來的區域性金融風險也未掉以輕心,省政府等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成效卓著,部分企業在其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總的來說,在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過程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對常見風險點的監控和識別,即金融領域所稱的“灰犀牛”事件,該類風險頻繁發生但往往被人忽視,而最終累積爆發出系統性風險,波及整個金融體系。
因此,應防微杜漸,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聯合一行三局等相關部門,建立金融風險預警監控系統,實時監管銀行資產質量、國有企業資源利用效率、地方債務等風險點,實現風險早發現、早化解;完善企業信用評估體系,以企業經濟效益、發展前景、歷史信用等指標構建量化評估模型,施貸於那些高質量企業,盡量從源頭減少銀行不良貸款率;溫州、台州等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對防範區域性金融風險,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著重要意義,浙江省應深化金融改革,在其他地區推廣和復制相關成功經驗。
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需要金融體系各參與主體的共同努力,在推動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做好風險識別與監控工作必不可少,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引導金融創新向有序有規發展。槓桿過高是系統性金融風險主要成因之一,因此監管機構需要加強金融槓桿的風險管控,包括加強監測和風險預警,聯合授信管控過度融資,鼓勵直接融資降負債槓桿,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加大產業基金、保險資金運用力度,完善貸款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規範企業融資行為,深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當務之急還包括降低網絡安全風險、控制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操作風險、監測隨著金融科技活動增加可能出現的宏觀金融風險。
我們看到,市場需求對技術進步有著勢不可擋的巨大推動力,著眼長遠,政府應在其風險評估和監管框架中充分考慮金融科技的發展,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如此才能保證經濟平穩、持續、健康發展。(作者係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系主任、浙大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黃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