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盛良如何靠人才政策推動業績成長?

盛良物流的股價最近四個月時間漲了488%,成交量持續放大,一改之前低成交量,幾乎沒有波動的股價走勢,目前該公司股價處於上行通道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3月29日,盛良物流發布2016年度業績,收入同比增長28.94%,8月14日發布2017年中期業績,收入同比增長29.8%,股東淨利潤雖仍虧損,但同比增長了70.43%,作為成長性考量,投資者更看中營收的增長。

不過盛良的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最大的亮點並不單只是營收的增長,還有員工薪酬,該項同比增長達51.1%,該公司人才政策正在發揮作用。

優秀的企業總有一套人才政策

華為、騰訊之所以如此成功,離不開他們的人才政策,就拿騰訊來說,16年來業績收入增長了3095倍,淨利潤增長了4024倍,而市值則上市以來增長了400多倍,目前已經突破33000億港元大關,且仍不斷創新高。

將這些優秀的公司高速發展歸結於人才政策一點都不為過,華為和騰訊都暢行狼性文化,華為以奮鬥為本,你不奮鬥就要被淘汰,而騰訊也以員工業績排名,實行自由競爭。因此在員工薪酬方面,上述兩家公司花費從不手軟,2016年度華為的人均薪酬超50億元,而騰訊2017年上半年人均薪酬就達到了39.4萬元,真是令行業羨慕不已。

羨慕歸羨慕,該學習的地方還是要學習的,很多企業不太重視人才的作用或者忽視人才政策,導致人才流失,公司發展不起來。下面是筆者收集可能的各種人才激勵的政策方案:

每種激勵方案均各有優劣,股權激勵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一般情況下,擬上市的公司實行股權激勵效果要大很多,上市後及非上市的股權差價是很大的,因此就非常的能激勵管理層鼓足乾勁,力爭上游,但有時會失效,比如在創業型公司,員工看不到前景,而中途離去,從而股權激勵方案效果大打折扣。

實際上,人才激勵方案效果最為直接的是現金分紅,或者說發錢,幹多得多,幹少得少,不管是在腦力勞動行業還是體力勞動行業,效果均是最直接的,因為谁愿意跟錢過不去的,而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白花花的銀子。像華為、騰訊這類優秀的企業,基本都是靠現金激勵,員工有乾勁,企業業績才有增長。

盛良如何靠人才政策推動業績成長

而盛良的人才政策中,也實施了以現金分紅的方式激勵管理層,該公司稱定期檢討釐定董事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和報酬待遇,向高級管理層及主要雇員發放酌情花紅以作激勵。實際上是以檢討業績為主,業績上來了,管理層及其他員工就獲得更多收入,這種激勵方式也使得該公司業績近三年業績收入以復合增長率33%增長。

2017年上半年盛良共有188名員工,在薪酬方面,2017年上半年680萬令吉,同比增長51.1%,計算平均每位僱員收入增長近五成。盛良於2016年7月份在港上市,上市募集資金中有部份使用於吸引及留住人才的款項,該公司亦曾稱僱員(人才)的重要作用。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在任何時候人力資本都比其他資本更值錢,馬化騰曾說過一句話,業務可以擴展和更換,資金可以吸引和調配,唯有人才是不可以輕易替代。實際上,人力資本可以轉化為技術資本、勞動力資本、可塑性非常強,這或許也是盛良物流看中人才政策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