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穩中從緊”

中國央行迫使金融部門降槓桿運動以及保持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穩中從緊”的政策開始發揮其作用,交易員很難過―不僅是缺少資金,央行也與市場的溝通也少了。

被交易員親切稱之為央媽的中國央行本月搖身一變為成了後媽,央行減少了流動性供應導致7月輕鬆的基調難以為繼。數月以來央行明確表示將實施謹慎偏中性的貨幣政策、維持流動性“穩中從緊”、維持貨幣市場利率穩定並繼續推進金融機構降槓桿。但對銀行間市場施加的政策壓力漸漸讓不少機構難以承擔,特別是依賴批發融資的小型銀行。

參與MNI月度銀行間調查的19位交易員連續第2個月無一人表示流動性改善,本月有18名交易員稱流動性惡化,較上月一致認為流動性惡化的19名稍有改善。綜合考查7月和8月的情況,交易員認為流動性環境是2014年5月份調查有史以來最糟的情況。

MNI考察了19位參與銀行間操作的金融機構交易員,調查在8月16-18日進行。中國銀行間市場是國內主要的貨幣、債券、貨幣性工具交易平台,是金融機構主要融資渠道。

一位來自華東的商業銀行交易員向MNI表示,“這週我們在跪求資金”,“沒想到8月份融資情況這樣差”。

一位來自廣東的股份制銀行交易員表示流動性環境十分緊俏,某些大型股份制銀行都被迫向銀行間市場拆借資金。

除了繳稅和商業銀行為央行準備金要求做準備之外,商業銀行交易員認為流動性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偏低,特別作為銀行同業主要流動性主要提供方的大型銀行。由於超額準備金偏低,銀行更保守、對流動性管理更謹慎。

交易員表示,“中國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稱,超額準備金率大幅下降是因為清算支付系統調整,但我不苟同―系統升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近幾個月比率才下降,是由於降槓桿和監管加強的作用。

另一位來自華北的小型銀行交易員表示,在6月和7月初提供寬鬆流動性之後,央行收緊了流動性迫使很多金融機構降槓桿。“現在中國央行再度嘗試收緊”,“但整個系統是脆弱的―如果央行停止或者減少注資抑或出現任何打破平衡的情況,流動性環境會立即緊張”。

“我認為交易員對流動性和市場持樂觀態度,因為經濟數據在走弱,但央行為此潑了涼水”。“我們必須更加小心”。

過去18個月來央行增加了與市場的溝通贏得了交易員的掌聲,通過溝通央行向市場提供了更準確的政策意圖指導並為決策進行了解釋說明。但MNI的調查顯示,本月交易員對於央行溝通的看法出現大轉彎,認為央行指導情況較差的交易員佔比達到42%,自前兩月的0上揚至紀錄高位。而認為央行指導情況改善的交易員佔比下降至15.8%,為2016年9月以來最低。

來自華東城市商業銀行的一位交易員解釋,“央行總在說流動性很穩定,但現實情況是一點也不穩定”。“在我們交易員看來,流動性情況就像是在坐過山車。本月前兩週情況還可以,但也不像7月份那樣寬鬆了。隨後突然急劇收窄。中國央行增加了注資,但遠遠不夠”。

8月份前兩週,中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淨回籠了700億元人民幣,但隨著流動性惡化,回購利率上揚,央行上週又淨注入1100億元,並在8月15日通過中期貸款便利(MLF) 再注入1120億元。

儘管存款機構7天回購利率加權平均―衡量銀行間流動性的基準指標,穩定在2.7%-3.0%之間,但根據金融數據提供方萬德的統計,上週三日間交易水平一度高達6.5%,週四高達6%,凸顯了資金短缺。

來自東部省份的城市銀行交易員表示,“市場很緊張,如果央行沒有這些注資,沒有人願意拆借資金了”,“但周四下午3:30 pm左右,大型銀行突然開始拆借資金,因此我們猜測央行肯定給他們放了款”。

來自華東的小型銀行一位交易員指出,7天存款機構回購利率與7天回購利率之間的利差已經在擴大,說明非銀行金融機構獲得融資更加困難。

考察銀行和非銀行機構流動性的7天回購利率,本月依然位於3.0%-4.1%之間。週四7天機構回購利率和同期回購利率之間的利差一度達到113基點,自7月末的94個基點上揚。

存款機構回購利率–中國央行2016年3季度以來推崇為基準貨幣市場利率,反應的只是存款性金融機構的借款成本―主要是銀行―使用政府債和類政府債作為質押品。而回購利率考察的是所有類型的金融機構融資成本,使用的是包括政府債和公司債在內的更廣泛質押類型,該回購利率開始上揚且更具有波動性。中國央行更傾向於存款機構回購利率,因為該利率更能體現銀行間系統的流動性環境。

一位來自廣東的國有銀行交易員表示,“7天存款機構回購利率並不能反應市場情況,我認為該利率被粉飾過了,目的是為了安撫市場及預期”。“看上去央行已經決定不希望存款機構回購利率加權平均水平超過3%,一旦超過則將提供流動性”。

至於未來兩週的7天回購利率預期,交易員的看法與上週相似,大部分交易員(42%)預計利率將上揚,不到1/3的交易員認為將維持不變,1/4認為利率會下降。

市場信心對經濟的看法轉淡,接受MNI調查的交易員中,認為經濟環境惡化的佔比從上月調查的26%跳升至63%,只有10.5%認為前景改善,自7月份調查的42%下降。

“經濟擴張周期已經結束,因為補庫存過程已經結束”。一位來自上海的國有商業銀行交易員表示,“融資成本在增加,這將成為實體經濟的一大問題,會侵蝕行業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