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製造”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如何在新發展階段進一步擦亮“蘇州製造”品牌?

針對製造業發展中存在的“大而不強、大而不新、大而不響”等問題,蘇州將採取何種對策、實施哪些行動,又有怎樣的配套措施跟進?

3月22日,蘇州擂響戰鼓:《“蘇州製造”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關於全力打響“蘇州製造”品牌的若干措施》同時亮相,為構築“蘇州製造”品牌新優勢勾勒出清晰的“線路圖”。

跳出蘇州看蘇州。“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無論是航空航天,還是遠洋科考,或是大名鼎鼎的鳥巢建築等,但凡國家的重大工程項目,幾乎都能見到“蘇州製造”的身影。可以說,“蘇州製造”是“中國製造”的一個縮影。

從上世紀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今天的全國工業大市,“蘇州製造”的崛起堪稱一個奇蹟。

蘇州工業經濟擁有35個工業大類、167個中類和489個小類,有16萬家工業企業(包含世界500強400多個項目),是中國製造業體系最完備的城市之一。

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穩居全國城市前三,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比分別達到51%和55.7%,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772家,生物醫藥產業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製造業是蘇州經濟社會的“基本盤”,也是蘇州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蘇州製造”只有主動求變,找准新發展階段定位,才能於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翻看“三年行動計劃”,蘇州鎖定的“小目標”實實在在——

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專業化水平高、競爭力強的“蘇州製造”知名企業;

打響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質精良、美譽度好、市場佔有率高的“蘇州製造”品牌產品;

攻關一批制約產業鏈高端攀升的關鍵核心技術;

制定一批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蘇州製造”標準。

而且,“一批”不是虛數,譬如,到2023年將突破30項產業鏈“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新增市級以上製造業創新中心5家、企業技術中心500家,新增高價值發明專利9000件。

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必須同頻共振,才能形成最大合力。為此,蘇州為“三年行動計劃”的順利實施配套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激發千千萬萬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譬如支持重點產業鏈企業做大做強,根據營業收入上台階、技術創新水平領先性等指標給予企業最高1000萬元獎勵等,以“真金白銀”引導企業勇於創新,破解現實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