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夫演繹經典《送別》 張艾嘉驚嘆:他是天生的歌手

胡德夫手臂上有個“小”字,是小學畢業前,他自己拿刀刻的。與他一同刻字的還有八九個原住民同學。大家畢業就要分開,很捨不得,想要留下點什麼做紀念。刻“小”是因為他年紀最小,那時候還不認得“么”這個字。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離別。

小學的畢業典禮,也是第一次唱“送別”。台灣的學校畢業歌,除了“青青校樹”,就是李叔同的這首“送別”。

鳳凰網文化中心出品,貴州習酒首席贊助的胡德夫首檔人文音樂節目《未央歌》,沿著民謠發展脈絡講述民謠故事。節目第三期,著名導演、演員、音樂人張艾嘉,傾力參與節目推薦,在她看來胡德夫天生下來就是要以聲音來傳達他所有。“我覺得上帝給了他一個不是一般人有的雄厚的聲音,”張艾嘉驚嘆,“他的聲音就是跟風一樣、跟海浪聲一樣,所有的聲音就是他的聲音,這就是胡德夫。”

《未央歌》第四期,講述的是經典民謠《送別》的故事。《送別》原本是首美國的民謠, 原名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夢見故鄉和母親,曲作者是John Pond Ordway,後來傳到日本,名字叫“旅愁”。旅日的李叔同聽到,覺得非常美,重新填了漢語的詞,傳回中國,成為驪歌的不二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幾乎是每個人的童年記憶。

第一次告別

胡德夫說,手臂上的紋身是小學時候最值得紀念的東西。校園裡滿滿是女同學的哭聲,哭著說唱完這首歌就不會再進校園,也不會再看到他在台上彈風琴。

小朋友上學,只有讀書,考試,被罰,根本感受不到分別的傷感。只有六年級畢業的時候才突然感受到,那一剎那的別離。

6月畢業了,胡德夫還是去放牛,還是過以前的生活。那個時候的胡德夫還不相信他會離開部落。畢竟小學畢業以後大部分的人都還在部落裡邊,上一代的族長還在教孩子們怎么生活,怎麼到山上,怎麼拿木材,怎麼打獵,怎麼放夾子。那個年代只有特別的家庭,或者公務員的孩子才有機會出去讀書。

有一天哥哥拿著淡江中學的學校簡介,教胡德夫去勸爸爸,請他同意胡德夫去考這個學校。大哥是虔誠的基督徒,因為信仰問題,導致父子反目。但正是哥哥是傳教士,胡德夫才可以作為教會子弟,報考這個學校。報考淡江中學的人競爭激烈,東西南北台灣只取一名。台東就有200多人考,只有胡德夫一個人考上。

他想了想,覺得是自己認字認得多,因為從小常常要念聖經給哥哥聽,不會的地方就要查字典,認識很多生僻字,“陛下”的“陛”都會寫。聖經裡面有很多認知的機會,有歷史,有地理,有文學。

離開台東的時候,家人都捨不得。媽媽一直拉著胡德夫的手,在旁邊哭,說“不要去淡水”。

“哥哥牽著我的手走山路,我跟同學們說再見,那一刻我才知道離別的感覺。”胡德夫回憶,“歌裡面我寫過這個東西,在芬芳的山谷裡我也寫過。在那個離聲中嘆息的山谷,我看到我的同學,很多人看著我走,我想這個山谷是在嘆息,悲泣的。”

胡德夫到了淡水心裡是抗拒的。淡水的河安安靜靜,跟家鄉的河完全不同。家鄉的河是“會唱歌的河流”,很多石頭阻在中間,有浪花和水花,“白白的水花拍打著石頭,發出聲音。大水完了以後就變成乾涸的河床,到時可以抓魚,或者摸蝦子,摸螃蟹。”

在火車上看到的淡水,沒有聲音,像大水塘一樣,也看不到天空有老鷹。當胡德夫看到淡水邊上的青草地,“想的是牛能夠跟我一起來的話多好,每天都在想。這個青草地上都沒有牛在吃,而我要是能一邊讀書一邊放牛多好。深深的離愁,在到達淡水的時候就有,並持續了很多年。”

茫然的畢業,唱著“送別”,猜想未來

在故鄉山谷裡自由自在奔跑的少年,聽從哥哥的指引,考上了淡水的私立中學。離開家鄉,去陌生的遠方讀書,那一年他12歲。一個懵懂的孩子,實際上並不知道該去哪裡,但往前一直走總是好的。

淡江中學是聲譽極好的學校,音樂界著名校友除了胡德夫,還有周杰倫和洪榮宏,後者有“台語歌壇王子”之稱。彼時的校長陳泗治,是台灣著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給了胡德夫最初的音樂訓練。胡德夫現在回憶起校長,還是他很高很帥,穿著白襯衫的模樣。

早晨升旗後,校長會坐在鋼琴前,教幾千個孩子唱歌,滿校園都是歌聲。在校長的照顧下,胡德夫慢慢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不再“格格不入”。

初中高中六年,全校學生都住校,同學之間感情很好。這六年成為他最美好的記憶。多年後,胡德夫說,台大可以不必讀,而淡江中學還想再讀一次。

高中畢業典禮,唱得最動感情。小時候唱沒感覺,是因為對文字的理解不清楚。以前不懂的情緒,在高中慢慢釋放,醞釀了整個青春時代。

學生一代一代走,一代一代離開校園,離開時候難免會回頭去想自己在這邊的日子。“因為升學主義,上完了學馬上又要趕考。畢業就是失業,這個東西在很多學生的心中是這樣的,很茫然,到底要怎麼辦?”

同學之間會互相猜想未來,會想著成績好的同學去哪裡讀書,有的同學沒有發揮好,命運就完全不同。每個人都猜想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唱“送別”的時候,這些一點點浮現。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在山谷裡的孩子原本不懂這什麼意思。胡德夫到了淡水才慢慢明白,“台灣最美麗的夕陽就在淡水”。從山的那邊過去,在海邊,能看到夕陽無限好。

在淡江畢業的夏天,空氣中飄滿了蟬聲。胡德夫說,“要離開時候,開始算我在這6年當中,或者3年當中,哪些是我的好朋友,我們會不會再見面,我們會不會延續這幾年。最後的階段,大家講話時候的情形、語氣都不太一樣。大家都比較客氣,聊你想要做什麼,以後家在哪裡,去看你啊之類,大家的心都比較柔軟。”

以前大家吵吵鬧鬧,很多同學本來不喜歡上音樂課,或者應付過來,臨畢業前,也認真地學這首歌。

在畢業典禮上,學校兩千多人面前,胡德夫作為一百多人之一唱了這首歌。“恩重如山的母校的感覺就會跑出來,那之前都不會有的。之前就是在被修理,在被教導,在被處罰,在被獎賞,都忙著這些東西,不會想別的。”他說。

唱《送別》的前後幾個月,同學對離開淡水是很捨不得的,那個年代交通不便,覺得出了這個校園各忙各的,同學們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見面。

胡德夫拒絕了和橄欖球隊的隊友一起保送師大,填報了台大外文系,想讀英文,讀語言學,校長也鼓勵他,以後去教書或者做外交官。後來到了台大,胡德夫看到淡江來的就特別親,因為也沒有幾個人在那邊。

書中的楓葉,給未說出口的暗戀,寫了一首歌

淡江中學的校園裡,還有胡德夫未曾說出口的初戀。

讀高二的時候,他在校園裡遇到了一位初三的學妹,那時候男生教室和女生教室是分開的,男生常常對著路過的女生吹口哨,或者私下打聽名字。胡德夫趁著去教務處打掃衛生的機會,偷出資料,查到了學妹的名字。於是在學妹經過的時候,悄悄叫她的名字,姑娘只是回頭看看,並不說話。

胡德夫和學妹下課的時間差不多。他常藉著管理學弟的名義提前跑到校門口去,等到學妹要下課的時候,就跑出校門,到學校外面的天梯小路去等她,這條小路是她回家需要經過的地方。那條長長的天梯小路被楓葉包圍起來,黃昏時分,楓葉紛紛飄落,美麗至極。

“我在天梯小路的下面假裝看書的樣子,其實是在看著那樣一個天使慢慢走下來。她每次經過我這裡,都會向我點下頭,輕輕喊我一聲學長,然後從我身旁走過,繞到下面的淡水漁港,我只能默默看著她的背影。在那個花樣的年紀,這樣的場景令我難忘,卻也心酸。”

後來了解到學妹和媽媽每週日要去淡水教會做禮拜,胡德夫也改成每週去淡水教會,參加了唱詩班,幸運地與學妹做在同一排。那是他唱歌最認真的一年,把歌聲獻給學妹,“恨不得用全部的歌來頌讚她。”

兩人唯一的交流,是參加聖誕節報佳音活動時,互相說出的“平安快樂”。那晚回到宿舍的男孩子,徹夜失眠了。

在學妹畢業的時候,胡德夫拿到她放在教會的那本《聖經》,在裡面寫了幾個字,“將要畢業的你,在我心中不會畢業”。還把一片紅色的楓葉夾在那本《聖經》裡面,壓住寫的文字,就像信箋一樣,留了一角露在外面。“在我們那個學校,給女生寫信是要記大過處分的,而我早已顧不得這些,我想她一定看到我寫給她的字了。”

“那時候的我實在很幼稚,也不會寫作文,但還是想寫一點東西給她,所以就有了《楓葉》這首歌。這是很幼稚的,苦戀的一首歌,我看到她的時候心裡的悸動非常大。

學妹初中畢業就去讀了銘傳學院,胡德夫再也不能在學校外的天梯小路上看到她了。

又過了一年,胡德夫高中畢業,回到家鄉等著放榜,又不敢聽收音機裡的聲音,沒有把握考得上第一志願的台大,躲到村莊里的同學家去喝酒。沒多久聽到了外面的鞭炮聲,小學同學跑來告訴他,“你好像考上了,第一志願,台大。”

後來在太麻里電信局接到電報,才知道,原來是學妹跑去幫胡德夫看榜,學妹在電報上對他說:“金榜題名,第一志願,以你為榮!”“看到那張電報,我眼淚都要掉出來了,趕緊把電報拿回去給家里人看。但在那之後,大家各忙各的,我們都沒有再聯繫。”

後來,胡德夫意外地成為歌手,意外地到哥倫比亞咖啡廳駐唱,此時聽到學妹訂婚的消息,未婚夫是淡江學長的同學,學長說,“你以前暗戀那個人,就是我同學的準太太。”

胡德夫聽到後五味雜陳,請求學長帶學妹來咖啡廳,學妹和未婚夫一同前來。“學妹還是以前的樣子,仍然沒有正視我,而我也是以前的樣子,我們兩個人的眸光始終沒有相對,以前學校裡的場景如今搬到了哥倫比亞的舞台兩端。”

胡德夫彈唱了自己為她寫的歌,完成了這場告別。兩人再見面,也是多年之後了。(鳳凰網/郭睿)

送別

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說盡民歌的音樂故事,由鳳凰網文化中心傾力打造、貴州習酒首席贊助的胡德夫首檔人文音樂節目《未央歌》從11月2日起,在鳳凰網首播,每週四播出一集。同時,豆瓣視頻、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搜狐視頻等主流平台也將在焦點位置推送《未央歌》。另外,豆瓣推出的內容付費產品——豆瓣時間已在10月31日,推出胡德夫主講的精品音頻專欄《民謠與台灣故事——胡德夫的音樂時間》,專欄特邀胡德夫講述他最愛的經典民謠,以及民謠與時代、與人、與台灣的故事,從與《未央歌》不同的角度展現民謠精彩,並且胡德夫在這個專欄裡將發布他從未公開唱過的歌。